高碳锰铁矿热炉是以工艺设计为核心,以供电系统、物料配料系统、给排水系统、环保系统、液压系统、电极导电系统、电极下放系统、高低压电气和设备、自控系统等形成的成套冶炼设备系统装置,不是以个别元件为目的设备元件组合,客户需要的是整个系统的科学流畅、无短板冶炼体系构筑,不是设备和原件的提供和组合搭配。
中国的冶炼总包企业多数是以冶炼设备为中心的设计,沉迷于局部设备的研发和抗高温,而不是系统去解决整体,多数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做法。张飞的本事再大,抱不起来第三个西瓜,冶炼的设备设计理念是防止锤头砸到家具,但不是把家具做的任何地方能抵抗锤子去砸。
国外冶炼总包或高水平的冶炼装备企业,多数不是沉醉于局部设备,是提供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把矿热炉的全要素、甚至原料管理等要素都纳入数字化设计体系,考虑与系统相关的要素共同解决,这样解决成本低,工艺指标好,也减少系统间互相推诿和装置过容设计的浪费。
比如中国矿热炉环保设备,多数不考虑矿热炉运行控制,全部按很不利设计,多数16500硅铁或工业硅炉,配套系统几乎可以使用在25500-33000Kva的炉子上。而对于采用原煤冶炼挥发分较高的国外原料,又抄袭同类半焦或油焦的冶炼环保,高碳锰铁价格导致有些引风风量不够,炉膛排烟不好,炉子本体也一样。
在水系统设计中多数对水泵原理不了解,看标牌设计,选择很大流量和很大压力使用,导致多数供水量不能满足很不利状态,实际水泵的很大供水压力和很低流量对应,很大流量只有在很低压力时可以实现。
在风道设计中,中国人多数选择好看,而不是科学,多数会选择高流速和转弯半径很小的弯头,多数喜欢横平竖直拐很多弯的管道走向,实际风速越大,沿程阻力越大,转弯半径越小,局部阻力越大,国外设计多数会选择三维转弯的,就是有空间角度弯头,减少弯头数量,而且都是大转弯半径的弯头,在气路设计上尤其如此。
在矿热炉电力设计中,多数只考虑容量,不考虑功率因数,也不考虑孤网还是公网,导致很多变压器设计档位不对,或设计容量不够,国外变压器设计不考虑功率补偿,所以过载设计要更大,否则无数基本原理,就叠加出很多系统错误。风机小了,或冷却器设计错误,会导致风机工作温度过高,脱离设计温度,风量很低,风量很低又炉膛负压不够,然后外溢炉膛气体烧坏风幕、护屏密封和大套密封,大套密封损毁又会影响抱闸。环保风机风量低和冷却太差或风机温度不匹配,还会让布袋过滤温度落差太大,导致布袋和风机叶轮焦油粘结,影响透气,高碳锰铁更降低风量,而且成为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