锰铁合金熔炼铁液是生产铸铁件的重要环节。铸件质量包括内在质量、外观质量以及是否形成缺陷等,这些都与铁液方面因素有直接的关系。如铁液的流动性、薄壁和结构复杂铸件的成型性以及冷隔缺陷等受铁液温度的影响,而熔炼的铁液化学成分是否符合要求,则对铸件的机械性能有直接的影响。铁液中的气体和非金属夹杂物含量不仅影响铸铁的强度和铸件的致密度,而且还与铸件形成气孔、裂纹等缺陷有关。随着机械制造科学的发展,对铸铁提出薄壁、高强度的要求,铸件的最小壁厚由过去4~6mm减小至2~3mm,这要求相应提高铁液浇注温度。铁液温度还对铸铁件的内在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如灰铸铁件的质量指标(GZ),即与铁液温度有显明的关系。在球墨铸铁生产方面,熔炼出铁液的温度及原始含硫量成为球化及孕育处理有否成功的先决条件。
5.2 对铁液质量的基本要求
1.出炉温度:不同牌号灰铸铁件的浇注温度范围大致为1330-14100C。在一般情况下,铁液的出炉温度至少比浇注温度提高500C,故根据铸铁牌号(自HT100至HT350)和铸件结构条件的具体情况,锰铁合金铁液出炉温度应不低于1380-14600C。当需要浇注特薄(2-4mm)铸件时,出炉温度还应提高20-300C。为了满足浇注铸件的需要,不同牌号可锻铸铁的出炉温度应不低于1460-14800C。对球墨铸铁及其它变质处理的铸铁,在其球化一孕育处理过程中铁液的温度会有显著的下降,为了补偿铁液的温度损失,需相应提高铁液的出炉温度。
2.化学成分:熔炼得到的铁液化学成分需要满足铸件的规格要求。用冲天炉熔炼时,配料计算是保证铁水化学成分合乎要求的首要环节。即根据铁水化学成分的要求,考虑冲天炉在熔炼过程中元素的变化和炉料的实际情况,计算出各种金属炉料的配合比例。各种牌号铸铁要求的化学成分随铸件壁厚和铸造方法而异。例如,HT20-40铸铁的化学成分范围为:C3.3-3.5%、Si1.5-2.0%、Mn0.5-0.8%、S<0.12%、P<0.25%。用于配置HT20-40的金属料平均成分如表3。所用铁合金为含硅45%硅铁,含锰75%的锰铁。锰铁合金熔炼过程中元素的变化为:Si –15%、Mn –20%、S +50%。